Hmmmmm....
/引用
對某些人而言,Erik Satie 是個怪人,老是給自己的音樂作品起一些可笑、荒謬的古怪標題。
對某些人而言,Erik Satie 是個怪人,老是給自己的音樂作品起一些可笑、荒謬的古怪標題。
“慢得近乎停止的曲子,隨手亂寫的前奏(為一條狗而作),(乾涸的芽苗)……”
很多人深信,這一切不光是因為他那怪異的才智,同時也是他故意用于冒犯當時的音樂評論人的。眾所週知 Satie 討厭樂評人,而樂評們也不喜歡他。
凡是彈奏過他的作品的人,都知道他愛給作品演奏方式標注一些古怪的指引。那些指引是作曲家專門為彈奏他作品的人寫的:“給某某。我禁止任何人在彈奏作品的時候大聲讀出這些文字。無論誰斗膽違反我的指引都將引起我的憤慨。誰也不能例外。”
以下摘自一部短鋼琴作品《Vexations 煩惱 》(1893) 的指引:
“這個主題要連續彈奏840次,建議演奏者在最最安靜的環境中一動不動穩坐著事先練習。”
許多卓越的鋼琴家都 嚴格遵守了這條指引。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取得了全球性的成功。然而,誰知道那指引是不是 Satie 捉弄演奏者的?畢竟,那指引並沒規定演奏者“必須”彈奏840次。他只是說:“彈奏這個主題840次……”當然,我們永遠無從知道他的真實意圖,因為這部 作品是在他死後才發表的。
Satie 還是個收藏家。有一次別人問他想要什麼生日禮物,他回答說:“那天我看見一塊漂亮的手帕……”他死後,人們在他的衣櫥裡發現84塊一模一樣的手帕,還有 12套一模一樣的天鵝絨服裝,以及成打的雨傘。
Satie 被視為局外人,一匹追尋自己理想的孤獨的狼。例如他修建了自己的教堂。如此一來,他極度重視自己的隱私,從不讓別人參觀他在Arceuil的住所,他在那裡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27年。在他一生中人們只知道唯一的一段感情關係??他在1893年跟一名模特、同時也是畫家和鞦韆藝人 Suzanne Valadon 的熱烈的愛情。
Satie作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,為了自己的音樂和自己的理想而活著。他從不看重金錢,過了許多年 窮困的生活。他從不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。如果他覺得某人是個混蛋,他會很直率地說出來,而不顧及任何後果。
Satie這個人在很多 方面都古怪迷人,不過最為人稱道的則是他的音樂。他很富于創作才華,對 Claude Debussy 德彪西、Maurice Ravel 拉威爾 和 Francis Poulenc 普朗克 等音樂家有著深遠影響。又由於他的音樂是超越時代、並被認為是不受時間範疇限制的,他的音樂對許多現代作曲家都有重大影響。
Satie 是簡約主義(minimalism)的先驅。他自創出一種實驗音樂,他稱之為“ furniture music 家具音樂”,不是讓你很專心地聽,而是當作背景音樂。他還創作出旋律相似、分成幾部分的曲子,用于從不同的角度去聆聽。他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中世紀音樂和法 國作曲家的影響。
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:寧靜安詳的《Gymnop dies 裸體歌舞》(三首相似的鋼琴曲)、神秘的《Vexations》(要求重複840次的短鋼琴曲)、廣受歡迎的《Trois Morceaux en forme de Poire》(鋼琴二重奏)、芭蕾舞曲《Parade》(起用了一些很古怪的樂器)、和芭蕾舞曲《Relache》(配上一系列電影鏡頭)。
Satie 的作品直到1960年代以前都不太為人知、並且一直被低估。幸好此後他漸漸得到了應有的聲譽。
////
留言